這是以前幫一家物流公司所作的系統架構圖,我將所有的資訊系統切割成幾大塊,並標明其間的關係:
(1)倉儲管理
(2)配送管理
(3)流通業 ERP
(4)供應錬管理(Supply Chain Management)
(5)客戶服務入口網站
(6)DSS/BI
(7)OA (辦公室自動化)
思考的方向如下:
1.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在倉儲代管及物流,故 WMS(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)成為最重要的系統,主要的交易(Transaction)均由此處輸入,ERP 只負責帳務的計算及成本分析.
2.大型物流業的業務,幾乎都與進出口或保稅有關,而關貿網路是國內最大的資訊服務提供者(Information Service Provider),所以供應鍊平台的規劃,須將關貿網路及相關的合作夥伴(Shipper/Broder/Forwarder)包含進來.
3.客戶服務入口網站(E-Service Portal)部份,除了"貨況追蹤"的必備功能外,針對企業客戶,亦可
(1)在線上查詢庫存數
(2)線上下單改包(包裝變更),轉 WMS 工單
(3)線上下單出貨
(4)B2B EDI
(5)客訴反應及處理狀態查詢
當時這間公司除了 WMS 外,其他系統幾乎全部付之闕如,如果要將這張架構圖實現,估計至少要花兩三年的時間,才能略俱雛型.
目前分類:【PM_SA】 (2)
- Jun 11 Mon 2007 20:52
倉儲物流業系統架構
倉儲物流業系統架構圖
- Jun 11 Mon 2007 14:34
專案推動及文件撰寫重點